• 3C电子

  • 机械设备

  • 航天航空

玻璃研磨消泡剂必须具有高度的均匀性,而且应研磨的非常光洁。研磨光学玻璃,一般用含研磨料氧化铈,配方中的悬浮剂有稳定的泡沫的作用, 而如果产生稳定的泡沫就破花了研磨料的均匀性,研磨加工的表面光洁度就要受到影响。在研磨料中加入有机硅消泡剂, 就可以保障光学玻璃研磨加工的质量。

以手机金属外壳的加工为例,常见的工序包括铝锭、CNC加工、纳米天线注塑、抛光、LOGO显影遮蔽、喷砂、一次阳极、高光处理、精铣内腔、 二次阳极、铣导电位热熔螺母、检验出货等工序。下面,我们以乐Max手机的铝合金金属外壳的加工工序来介绍一般金属手机外壳的加工工艺。 它的加工工艺非常典型,代表了一般金属手机外壳的制造流程。并且我介绍了在这些流程中哪些步骤需要用到清洗。

铝挤后清洗:此过程主要是除油清洗,包括清洗拉伸油,冲压油等等。

CNC数控机床铣削加工后清洗:去毛刺清洗,清洗切削液残留

喷砂工艺后清洗:粉尘清洗,清洗油墨保护层。在其他金属手机上还包括金属上除胶除油墨

阳极前清洗:清洗油污、指印、粉尘

退遮蔽清洗:清洗油墨不伤基材

1.主要用固体表面的油污、灰尘、手指印等脏污的清洗。对基材,镀层,油墨等安全无腐蚀。

2. 中性产品,安全环保;在组成中没有需要特别标示的有害物质。

3.溶解完全,易漂洗。

手机金属外壳的CNC加工工艺全解

在这个用户体验极受重视的年代,越来越多的手机、笔记本、可穿戴设备厂商开始在外壳材质上发力。 仅从手机领域来看,手机外壳材质也正逐渐从工程塑料向金属过渡。

手机外壳材质演变期间出现过许多种组合方式:塑料与金属、玻璃与金属、全塑料、全玻璃等,但最终都没有盖过全金属材质的风头。 从实际触摸体验上,全金属手机确实在多方面拥有出众的体验,无论外观还是手感上都要比其他材质更胜一筹。

一提全金属,必提CNC。目前,3C产品的全金属外壳基本都是由数控机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CNC)加工的。 CNC因其效率高、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的优点成为3C外壳厂商的必备设备。

全金属一体式CNC加工工艺最早由苹果公司开创——铝板由柱状实心铝材压铸而成,经精密加工先切削成为一体式机身的雏形,随着机身渐渐成形, 机身上的键盘形状和各种细微构造均被铣削出来。此过程共包含九道数控铣削工艺,九道工艺之后便获得精密的一体成型外壳。

外壳厂商从编程到获得成品需要经过粗加工,半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等多道工序,很多时候全过程需要10个以上工站才能获得成品, 想要提高良品率,每个过程都需要严格管控。

一、CNC加工前序工作:建模与编程

CNC加工开始前,首先需要建模与编程。3D建模的难度由产品结构决定,结构复杂的产品建模较难,需要编程的工序也更多、更复杂。 编程囊括了加工的工序设定、刀具选择,转速设定,刀具每次进给的距离等等。此外,不同产品的装夹方式不同,在加工前要设计好夹具, 部分结构复杂产品需要做专门的夹具。

编程包含了整个产品的加工工艺,后续虽然都是CNC自动化完成,但前期编程一定要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来操作,避免多次试错提高成本。

二、主要加工工艺(制造全金属手机外壳所需的主要CNC加工工艺)

使用高速钻攻中心将铝板材精准地铣成一定尺寸的规整三维体积,准备进行下一道工序加工。 粗铣:定位后粗铣出内腔结构、与夹具结合的定位柱、铣去外部大部分冗余材料。 铣天线槽:全金属外壳的信号问题很棘手,需铣出天线槽为信号留出传输路径,保持必要的连接点来保证机身强度与整体感。 CNC精加工:精铣内腔、外部结构、外表面、侧边等。 抛光:使用高速精密CNC机床进行抛光,消除刀纹,为后续喷砂做准备。 喷砂:将金属表面处理成磨砂效果。 阳极处理: 一次阳极:为手机上色,阳极氧化把铝变为金色。同时提高表面材质的稳定性 二次阳极:机身表面形成坚固而致密的氧化膜,耐磨性进一步增强。 塑料外壳成型使用注塑工艺,只需开模便可批量生产,良率很高。而全金属机身的CNC加工良率则由外壳的结构复杂性与精度要求共同决定, 很难达到塑料外壳那样的高良率,为了平衡高成本,大多制造企业在面对价格战时会选择购置大批CNC设备来降低综合成本,达到生产率的要求。

锻造工艺

锻造工艺过程一般包括加热、锻造成形、冷却、检验和热处理。 加热  锻造温度的确定    

高温合金的始锻温度即锻造加热温度必须低于初熔温度和奥氏体晶粒急剧长大温度,以防止晶粒过分粗大、晶界加粗变直、晶内强化相合并且颗粒粗大、晶界析出条状或网状相等,否则会直接影响到锻件终锻后的组织和性能。

另一方面,始锻温度必须高到足以使强化相溶解,以防止强化相沉淀而引起脆性并加大变形抗力。一般地,高温合金的始锻温度均取为比固溶处理温度高30~40℃。

(一)终锻温度的确定

和其他锻造工艺参数一样,终锻温度对高温合金锻件的组织、晶粒度和机械性能均有很大的影响。高温合金的终锻温度主要受再结晶温度的限制。如前所述,当终锻温度低于其再结晶开始温度时,除了使合金塑性下降、变形抗力增大之外,还会引起不均匀变形并获得不均匀的晶粒组织。合金的再结晶开始温度与变形量有关,几种常用高温合金的再结晶开始温度见表9所示。铁基高温合金的终锻温度一般在900~1000℃范围内变动;镍基高温合金的再结晶温度更高,其终锻温度通常在950~1050℃范围内变动。

锻造成形

金属加热后,就可锻造成形,据锻造时所用的设备、工模具及成形方式的不同,可将锻造成形分为自由锻成形、模段成形和胎锻成形。

 

锻造脱模剂的选择标准

随着对锻造脱模工件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石墨乳已不能满足锻造厂家使用要求,开始使用新型脱模产品,锻造脱模剂随之产生并被广泛用于锻造及铸造行业。以下就锻造脱模剂的选择标准做详细的介绍。

那锻造脱模剂的选择标准是什么?锻造行业应如何选择?面对市场上的众多锻造脱模产品,锻造行业在选择时会不知所措,产品种类多样。锻造脱模剂将工件与模具分离过程无残渣遗留和积累,不影响工件表面质量,使用安全环保,铺展、浸润性好,可有效覆盖整个模具,已在全国各地销售。

选择锻造脱模剂时首先要注意应选用对环境无影响的脱模产品使用。随着人性化及环保意识的增强,避免对环境产生影响,因此需选择锻造脱模剂代替石墨乳将模具与工件分离。

其次,还需考虑脱模效果是否显著。能否最大限度减少锻件和模具的磨擦和磨损;提高锻件质量,增强表面光洁度;最大对模具具有优良的隔热降温作用;这也是使用厂家最关心的问题,决定着锻件的质量是否满足出厂要求。

除此之外,使用厂家还需考虑锻造脱模剂的价格,价格合理,脱模效果显著是使用厂家最关心的,可为企业节省更多经济成本,尤其是大型锻造企业。因此,选择锻造脱模剂时价格方面也是考虑的因素之一。

锻造脱模产品很多,可参考以上三方面来选择锻造脱模剂使用,使锻造工件质量更好。

3.1规格及产品

2号低温润滑脂(玉门产)

用于飞机的操作杆系统防护与润滑,各种精密仪表和无线电设备,以及轻负荷、高转速、宽温度范围(-60℃~120℃)内的各种机械设备的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及其他磨损部件的润滑。

2号航空润滑脂(抚顺产)

2号航空润滑脂具有优良的低温性能、高温性能和抗水性能,可用于宽广温度范围内工作的滚珠轴承的润滑,使用温度-50度-120度。具有优良的高低温性能、机械安定性、胶体稳定性和氧化安定性能。

适用于航空电机和微电机的轴承、齿轮及操纵机构的支点、组装连接部位以及某些仪器、仪表的润滑; 航空润滑脂也适用于高速球轴承的润滑; 在5000~20000r/min的磨床主轴上一次加脂使用周期为3年,是使用2#、3#主轴润滑寿命的六倍。航空润滑脂代替5#、7#、10#主轴油,润滑成本可大幅度下降。航空润滑脂使用于连续工2000/min的纺纱机锭子轴承、加脂时间间隔可延长到半年。适用于3600r/min气流纺分离式锭子轴承,补充润滑脂时间间隔可延到三个月。 航空润滑脂可使用在寒区户外工作的机电设备的球轴承(如直流须刀)及低温流体输送泵(如甲烷、乙烷回流泵)电机等的轴承润滑;

7007、7008航空润滑脂(一坪产)

专为航空润滑设计的,属多用途航空润滑脂,适用于航空电机轴承和齿轮、操作机构支点、组装联接以及某些仪器、仪表的润滑,也适用于高速球轴承的润滑。

本产品也适用于非航空领域,应用于5000r/min~20000r/min的磨床主轴,2000r/min连续工作的纺纱加捻机锭子轴承,3600r/min气流纺分离式锭子轴承和寒区户外工作的机电没备的球轴承(如直流发电机)、仪器仪表电机轴承、高速家用微电机(如家用粉碎机、电动剃须刀)及低温液体输送泵(如甲烷、乙烷回流泵)电机等轴承的润滑。

宽温度温度航空润滑脂(中国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生产)

适用温度(-60℃~300℃)专为航天设备开发,具体性能及规格保密中。

润滑脂的极压抗磨性能指标及意义/航空润滑油

对负荷较大设备的润滑在润滑脂中都加入一定的极压或抗磨添加剂,以提高脂的极压抗磨性能。润滑脂的极压抗磨性能是很重要的指标,极压抗磨性能不好,就会导致设备的磨损严重,

对负荷较大设备的润滑在润滑脂中都加入一定的极压或抗磨添加剂,以提高脂的极压抗磨性能。润滑脂的极压抗磨性能是很重要的指标,极压抗磨性能不好,就会导致设备的磨损严重,使设备损坏引发设备事故。

对极压、抗磨性能的测定有四种方法:

 

1梯姆肯试验

该试验是在梯姆肯试验机上进行,将润滑脂以一定流量加在一定负荷一定转速的金属环与金属块的摩擦副之间。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转后观察金属块上的磨痕来判断润滑脂的极压性能用OK值表示。

1.1考察润滑脂在线形接触下抵抗负荷的能力。

1.2试验方法:SH/T 0203

 

2四球试验(GB/T 3142)

四球试验是将润滑脂装入球盒中,在规定的负荷下上面一个钢球对着下面静止的三个钢球以一定的转速旋转。一定时间后测其磨迹直径来判断润滑脂的极压性能。

该方法有三种表示:PB值、PD值、ZMZ值

PB值:是指在试验条件不发生卡咬的最大负荷,用N表示。

PD值:是在试验条件下使转动球与三个静止的球发生烧结的最小负荷,用 N表示。

ZMZ值:润滑脂在所加负荷下抗极压能力的一个指数。试验时负荷按0.1对数单位的间隔逐级加到三个静止的钢球上,取烧结负荷前十次试验结果计算ZMZ值,用N表示。

 

3四球试验(GB/T12583)该方法有三种表示方法:PB值、PD值、LWI值

LWI值:是指在所加负荷下润滑剂使磨损减少到最小的极压能力指数。在本试验条件下,它等于在烧结点以前按0.1对数单位负荷加到三个静止球上,做十次试验所测得的校正负荷的平均值。

 

4抗磨性能(SH/T 0204)

在四球长磨试验机上,在规定的负荷条件下,上面的一个钢球对着表面涂有试样的下面三个静止的钢球旋转,试验结束后测量下面三个钢球的磨痕直径,以磨痕直径的大小来判断润滑脂的抗磨性能。

4.1意义:此方法用于测定不同润滑脂在试验条件下的相对磨损性能,不能区别极压和非极压润滑脂。

©东莞市卓骏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All copyright

©2018   粤ICP备08117410号-1      技术支持:网联科技